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-02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   講記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04年1月28日

肆、經名簡釋:

一、     般若:是梵文的音譯,漢文譯為智慧。《智度論》(四十三)曰:「般若者,秦言智慧,一切諸智慧中,最為第一,無上無比無等,更無勝者。」因智有觀之功能,慧有了別之作用,能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,解脫人生一切之煩惱,故具廣大甚深之功德。 

二、     波羅蜜多:有出離、解脫之義,漢譯為度,《大乘義章》(十二)曰:「波羅蜜者,是外國語,此翻度,亦名到彼岸……波羅者岸,蜜者是到。」此乃比喻眾生欲從煩惱無盡的此岸,乘般若之舟,度到自在安樂的彼岸。 

    波羅蜜多,為大乘行者所必修之法門,《大般若經》言有六波羅蜜:(一)檀波羅蜜,譯曰布施、為財施、無畏施、法施之大行;(二)尸羅波羅蜜,譯曰持戒,為在家、出家小乘大乘學人之戒行;(三)羼提波羅蜜,譯曰忍辱,為忍受一切有情之誹謗、辱罵等,及非情寒熱飢渴等之苦行;(四)毘梨耶波羅蜜,譯曰精進,為精勵身心,以進修前後之五波羅蜜;(五)禪波羅蜜,譯曰定,為思惟真理,定止散亂心性之要法;(六)般若波羅蜜,譯曰智慧,為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。菩薩修此六法,以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,而從生死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。

    再者此六波羅蜜,能對治眾生之垢染,如布施能度慳貪,持戒能度毀犯,忍辱能度瞋恚,精進能度懈怠,禪定能度散亂,般若能度愚痴,均為修行佛法成就一切德業之要法。

    唯此六波羅蜜之大行,必以般若為導引,方能圓滿一切善業之功德。古德有云:布施無般若,惟得一世榮,後受餘殃債;持戒無般若,暫生上欲界,還墮泥犁中;忍辱無般若,報得端正形,不證寂滅忍;精進無般若,徒興生滅功,不趣真常海;禪定無般若,但行色界禪,不入金剛定;萬行無般若,空成有漏因,不契無為果。故五度當有般若的攝持,始能圓滿萬行,成就一切修業善行,此是以般若圓修五度之真義,亦為五度莊嚴佛法修行之法門,二者相輔相成,自能圓融成就一切佛業善果。

三、   心經:心,在佛法上,乃比喻之說,言心能生萬法,一切法唯心所現,此心即涵攝六百卷大般若經之心要。經,梵語稱修多羅,又曰契經,為佛所說之教法,《華嚴經疏》(一):「修多羅古譯為契經,契謂契理契機,經謂貫穿攝化,即契理合機之經,依主受名。」「心經」即合此三義,而稱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」

 

伍、法師行誼:

    、三藏法師玄奘

(一)     :為朝代之名,代而有天下,高祖 李淵,建都長安,國號曰,初唐有盛世之譽。亦為佛法最興盛時期。 

(二)     三藏:乃指佛法經、律、論三者,因各涵藏文義,故名三藏。佛一代說法會集者為經;佛所制定之禁令以規戒諸弟子行為者名律;佛與諸菩薩、天人弟子等論說法義,以及歷代宗師所著述者名論。此三藏所含之佛法教言,要之不出戒定慧三學,所謂經明一心為定學所攝,律規三業為戒學所攝,論別邪正為慧學所攝。此乃方便之說,究其實義,每一藏中均各具此三學之法門。

(三)   法師:法是佛法,師是師範,博通三藏佛法,可為人天師範者,名之為法師,亦即上弘正法,下為人師之意。《法華經法師品》曰:「若復有人受持、讀、誦、解說、書寫妙法華經」,而能弘通者,可謂之五種法師。

(四)   玄奘:玄奘,世稱三藏法師,俗姓河南 洛陽人,幼年家貧,十三歲時,入淨土寺出家為道基弟子,十五歲時即因聰慧而聞名,二十一歲受具足戒,博通經論,因感當時流傳之佛法經論,有甚多隱晦難明之處,且各宗其說,莫知所從,遂生效法顯取經之願,矢志前往天竺求學取經。

    唐太宗 貞觀三年(六二九),趁長安發生饑荒,朝廷允百姓出城就食,乃俟機冒禁孤行,一路危難重重,飽受驚險,曾途經數百里沙漠,上無飛鳥,下無走獸,道途極為險惡。慈恩法師在其所撰《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序文即說:「道涉流沙,波深弱水,胡風起處,動塞草以愁人,山鬼啼時,對荒兵之落葉,朝行雲獻,暮宿冰崖,樹掛猿猱,境多魍魅。」可知當時道途艱辛,幸賴其意志堅定,決不畏難而退,每當危難之際,即憶念心經,諸惡鬼怪,聞聲即滅。(據羅什法師所譯,玄奘所得之心經,乃遊經西域時夜宿空惠寺遇化僧所口授,此化僧即觀世音菩薩)歷經千辛萬苦,西行五萬餘里,而於貞觀七年始達印度,遍歷諸國,廣學聖教,因通達各種語言文字,到處受人歡迎,後抵摩揭陀國赴當時最負聲譽的那爛陀寺,拜見戒賢論師,受唯識宗要、瑜伽師地論等大乘經論,因屢次參加辯論大會,均獲勝利,因而聲望日隆,不久即受聘為那爛陀寺副主講。

    玄奘法師在印度時,深受戒日王所尊崇,曾於曲女城特開大會,敷設寶座,請法師為論主,稱揚大乘教義,到會者計有十八國的國王,大小乘僧眾三千餘人,婆羅門等二千餘人,那爛陀寺僧千餘人,法師升座講演時,宣示大眾說:「我所說的如有一字無理,能難破者,請斬首以謝。」一連十數日,眾皆側耳聆聽,悅服宏論,終無一人敢發言辯難,散會時莫不皆大歡喜,嘆未曾有,一時名聞天竺;不論道俗,無不仰慕。

    法師留達十數年,遊歷三十餘國,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。於貞觀十九年正月方始回國,謁太宗洛陽宮,慰勞甚厚,備受朝廷禮遇,太宗敕住弘福寺,於玉華宮專事譯經,所譯經論凡七十五部,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,其中以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最為殊勝。法師並著有《會中論》《破惡見論》《真唯識量》《八識規矩頌》傳世。「心經」則於貞觀二十三年譯出。

    由於法師西行求法,窮本探源,使佛法從此昌盛於中國,乃是對弘揚佛法最偉大的貢獻,而一生宏傳唯識教義,成為唯識宗的初祖。

    高宗麟德元年(五八九年)二月五日一代大師圓寂於長安 西明寺,壽六十五,葬於白鹿原,送葬者達數萬人,圓寂時,帝曾大慟,三日不上朝,直說:「朕失了一件國寶。」可見當時法師見重於當世,實無有勝者。而歷代以來。又有幾人能望其項背?故乃藉此次研習本經之因緣,特予略述大師之行誼,以示仰止之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