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奉觀世音  時時保平安

口誦大悲咒  處處無災難

 

 緒言:出版本書的因緣

  我本世間一凡人,幸得有緣禮佛門。
  諸行自有因緣在,萬法不離一善根。
  勤修何須問他事,精進只在一願行。
  若知何時宿緣了,南無大悲觀世音。

從宗教發展的過程來看,信仰是宗教成長的唯一核心價值。任何宗教的信仰都是虔誠心靈的依附,而非依靠物質演化而存在。佛教的發展也是如此,只是在發展的演變中,各宗派都有其不同的法門和成就,不管小乘佛教或大乘佛教,不論漸修與頓悟,佛教所賦予世人的基本認知,就是從心靈的自覺開始。經文的研習、佛號的唸誦、持咒或行腳都是一種修行的法門。
信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最重要的意義,也是在追求心靈的覺知和自證的圓滿,大慈大悲是在為眾生的迷惘提供一個自我反省的機緣,千手的無量大力和千眼所象徵無限空間的信念,主要就是在示現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無量慈悲,在末法時期能為眾生消災解厄、離苦得樂。從唐高宗時天竺僧人迦梵達摩譯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開始,經過不空大師與歷代大師的護持,漸漸形塑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慈悲度世的普世信仰,只是這一部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發願救度舉世眾生的重要經典,卻不知為何一直未受到歷代高僧大德的慧眼相待,即使有明成祖的敕文宣示以及大悲咒的靈驗,但仍只能在民間流傳,成為信仰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苦難的象徵。
民國七十三年,我以一個俗世凡夫在偶然的機緣中,得遇演培和聖印兩位大和尚,談及想為大悲咒作解說一事,演培和尚似乎想有所開示,結果對我片刻凝視後說了句「自有因緣」,即匆匆離去。後來在各種因緣之下,終於寫成了《大悲咒解》一書,其中原由,在「寫大悲咒解的一段因緣」文中有較為詳細的說明。
民國九十六年在《大悲咒解》出刊後的23年,又有一大因緣,在一次演講中得遇深修密法的周玲華大德,從而又因緣成熟,將《大悲咒解》修訂後刊印第五版,而在此期間,正與精研中華易經的芮朝義大德,就宗教信仰與人文素養在現代社會中所應呈現的價值,常作討論,因此在《大悲咒解》修訂的過程中,多蒙芮先生幫忙打字和校稿,其中所校對的文稿常因一句或一段之差有修改數次之多的情形,但芮先生從未有一句怨言,只默默的承受此一繁忙的工作,也許這是一種因緣,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,才能得遇周、芮兩大善知識,否則以我的愚鈍,想要成就此一大事,恐怕還要磋延下去。五版出書之後,蒙菩薩的慈悲,為了弘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,周玲華大德邀我在其所辦的華苗補習班作了六次有關大悲咒的講述,也因這樣的無上因緣,又導引出民國九十七年元旦在台中市成立「大悲心人文學會」,由周玲華大德任首屆理事長,使弘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願,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。為著使參加大悲心人文學會的會員們,能更深一層了解「大悲咒」的精義,復在何源里活動中心,每週三晚上講述大悲心陀羅尼經,歷時一年多共講了五十五講(六十九週),以我一個薄地凡夫,竟然不計因果了此大事,實在是惶恐難安。尤其在每一次撰寫經文講稿時,曾多次都覺得詞窮意竭,但總能突生靈感,將講稿順利完成,實應感謝佛菩薩的慈悲加持。
為了將這本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能廣為弘揚,在歷時三個多月的整理後,決意將講記出版發行,這也許是因緣之外的因緣,但不管如何,除了深深感謝菩薩的慈悲之外,更要感謝周玲華、芮朝義、黃慶家、林詠潔、賴秀娟、林月春等各位善知識以及來參加研習的同學們的大力支持,使這本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》能夠出版應世,或許這也是多世的因緣,才有此善果。唯願此書能為眾生廣植善根、多行善業、拔除苦難、能得安樂,若有功德,但願能迴向菩薩、迴向眾生,使眾生都能福慧增長、離苦得樂。
佛教最根本的精神,就是要度化眾生。而眾生本具佛性,亦當無不可度之人,《楞嚴經》說:「恆順眾生,隨機說法」。只要我們能隨緣順處、隨機教化,就能夠不負佛菩薩的慈悲,修得此一方便法門。佛菩薩既賜給我們一世善緣,就應深加珍惜,自度度人,雖不能即世成佛,但能今生得度,也是不枉此生了。
為使有緣讀者記憶和誦持方便,特將本經內容依序編列成目,以供查閱,再者此次講述,實為隨緣之舉,以對佛學之淺陋、疏失之處,在所難免。視其為了緣之作,差能無愧於心,尚祈十方大德,有以正之。 鍾家麟 謹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