咒語:第三十九句:罰沙罰嘇

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示現相釋義

觀世音菩薩現金盔地將相

    金盔地將是觀世音菩薩在大悲咒第三十九句「罰沙罰參」的示現相,頭戴金盔,手執金鈴,貌相威武莊嚴,在佛教的護法神中,被稱為地神。《金光明最勝王經地神品》所說的「堅牢地神」就指地神具有堅固不滅、安住萬物的意思。《地藏王本願經地神護法品》中,佛曾稱讚「堅牢地神」的大威神力是諸神中所少有的,而閻浮提世界的土地及一切山林、河川、草木、沙石、作物等皆從地而有,亦均受地神所守護,所以地神能安養萬物,使大地生生不息,堪稱最具包容力的大地守護之神。觀世音菩薩現此相,即在示知眾生,修持大悲咒可以獲得地將(神)的護持,能得種種不可思議的安穩力量,身體健康、精氣充沛,一切德業均能順利精進。

金盔地將也是金剛界金剛之一,是護衛佛法和眾生修行的護法神,《大日經疏》稱地神。金剛象徵堅固和銳利,堅固的意思是不會為外物所壞,銳利則是能損毀他物,所以佛教經常以之比喻佛菩薩金剛不壞之成就。上次在第35講說觀世音菩薩現降魔金剛相時,曾對金剛的意義作過部份的介紹,這次再將將金剛界作一些說明。

說到金剛界,就會聯想到胎藏界,因為這兩界乃是代表大日如來的理、智二德。金剛界表示佛菩薩的智慧堅固不壞,能摧破一切煩惱障礙,猶如金剛;胎藏界則是說明眾生本具的性德,攝持含藏一切如來的功德,猶如胎藏。這兩大法門用之於事理因果,金剛界是事、是果,而胎藏界則為理、為因,由於金剛界是開啟密宗大日如來的智德部份,經如來的修法後,能轉在迷之識成五種之果智。此五智為:

 一、法界體性智:能將眾生染污的第九識,轉化為世間、出世間等諸法體性之智,在五方佛中,配列於中央大日如來與佛部,能調伏眾生愚癡之性。

 二、大圓鏡智:能將眾生染污的第八識,轉化為法界萬象圓明無垢之智,在五方佛中,配列於東方不動佛與金剛部,能調伏眾生的嗔性。

 三、平等性智:能將眾生染污的第七識,轉化為諸法平等之智,在五方佛中,配列於南方寶生如來與寶部,能調伏眾生的驕慢性。

 四、妙觀察智:能將眾生染污的第六識,轉化為圓融觀察諸法之相、眾生之機而自在說法之智,在五方佛中,配列於西方阿彌陀佛與蓮華部,能調伏眾生貪欲。

 五、成所作智:能將眾生染污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前五識,轉化為成就眾生一切作為之智,在五方佛中,配列於北方不空成就佛與羯摩部,能調伏眾生的疑性。

智能不惑,透過五方佛的修法,能將眾生種種染污的意識,轉化成如來清淨的智慧,以克制眾生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五種不同的煩惱。

以上是對金剛界五智的轉化作用作簡單的說明,提供給大家作為研習的參考,將來在講手印時,還會有較多的解釋。

    觀世音菩薩在此句咒語中示現金盔地將相。以手執金鈴,用意即在示知眾生,只要能真心修行,就會有金剛前來護衛,並且以金鈴之聲,不斷警示眾生不可怠忽修行時所要奉行之事,尤以禮敬及皈向佛菩薩的信念要堅固不移、不轉不退。菩薩悲願深重,我們能有此機緣,一定要常常誦念大悲咒,承仗菩薩的慈悲願力,當能離苦得樂、消災延壽,只要信念堅定,用功修持,必能自在安樂、福報現前。太虛大師說:「念觀音,則無業不消、無福不臻」,何況能在稱念菩薩聖號外,再常誦大悲神咒,其間所積之福德,已不言可喻了。